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不讓“特殊招生”成為“特權招生”
日前,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做好2015年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這次出臺的改革舉措聚焦"特殊類型招生",旨在堵住招生過程中的制度漏洞與灰色空間,不讓"特殊招生"成為"特權招生"。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石,而招生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由于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信息的不公開,監(jiān)督與制約機制的相對缺失等原因,造成了一些高校的招生腐敗,尤其是特殊類型招生的腐敗,侵害了大多數考生的合法權益,破壞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如同毒瘤侵蝕著整個教育鏈條的健康。對特殊類型招生的規(guī)范,無疑是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之后,必須啃下的一塊"硬骨頭"。
從《通知》具體內容看,針對藝術類招生和高水平運動員招生,其政策指向是嚴格控制招生規(guī)模,將人數都限定在不得超過主管部門核定的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同時嚴格要求文化成績,并提出逐步提高藝術類專業(yè)文化成績要求的可能。釋放的信號很清晰:嚴控規(guī)模、信息公開、規(guī)范流程、提高門檻。
對于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保送生問題,招生新政要求加強信息公開,并嚴格禁止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違規(guī)錄取未經本校文化測試和相關考核的考生,嚴格禁止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將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的學生錄取或調整到非外語類專業(yè)。這些政策指向同樣非常明確,逐步減少規(guī)模,增強透明度,將各個招生環(huán)節(jié)置于陽光之下。同時,通過完善制度約束,不讓行政權力干預招生環(huán)節(jié),防止招生腐敗發(fā)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高校在高考前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與綜合評價招生掛鉤的考核活動,鼓勵高校探索多元錄取機制,不得采用自主招生辦法招生。這說明,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充分意識到,此前部分高校因自主招生引出的高考前"掐尖"奪生源、行政權力滲透自主招生環(huán)節(jié)等問題亟須糾正。有鑒于此,探索多元錄取機制,降低除高考之外的某一項招生考核的權重,并將考核時間嚴格限定在高考之后,這些制度設計,正是為了尊重高考和綜合評價在整個招生環(huán)節(jié)中的權威,降低高校招生自主權所帶來的違規(guī)風險。
針對時弊、對癥下藥,此次《通知》中的舉措點到了"特殊類型招生"的要害之處,為規(guī)范"特殊類型招生"開出了系統(tǒng)化的藥方。治理"特殊類型招生"亂象,杜絕高招腐敗,讓人們看到了教育部門敢于"蹚地雷"、向既得利益開刀的勇氣,也意味著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的推動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已漸漸從"單兵突進"步入"全面突破"的新階段。
發(fā)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說,此前頒布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及改革配套方案,已經讓公眾看到了教育公平的新起點,那么,此次對于"特殊類型招生"的規(guī)范,則意味著教育公平在實踐中的新進展。把改革方案落到實處,不僅能為培養(yǎng)人才打造新平臺,更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提振人們對中國教育的信心、對社會公平的信心。